中国是渔业大国,也是历史上从事水产养殖最悠久的国家之一,201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到6699.7万吨,渔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渔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快速提升,我国渔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发展方式粗放,设施装备落后,质量安全存在隐患,水产品供给不适应消费需求的升级变化,效益持续下滑;捕捞能力过剩,水域污染严重,渔业资源日益衰竭,实现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剧。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逼迫渔业必须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2016年5月4日,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十三五期间,要继续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种养结合稻田养殖、海洋牧场立体养殖、外海深水网箱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反应了水产养殖从农业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国际上称之为RAS(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具有节能减排、占地少、密度高、可控性强等优点,符合国家提出的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需求,也是集约化养殖未来的必由之路。
循环水系统基本构成
循环水养殖系统根据其集成程度划分,可以分为三种:精准型、标准型和简约型。国内大部分循环水养殖车间是基于标准型向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精准型方向转变的过程中。
以一个标准型海水循环水养殖车间为例,其主要组成部分如下: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循环水养殖模式相对于传统养殖来说具有极大的优势,但在其发展和推广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目前制约循环水养殖发展和推广的重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运行成本高
国内循环水设备相对国外领先技术来说,普遍存在着使用寿命短、处理效率低能耗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水处理工艺和养殖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造成企业运营成本高昂,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大部分循环水养殖企业处于基本维持和补贴运营的状态,甚至处于停顿之中。
2、水处理稳定性有待提高
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势就是不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全天候的生产,达到这种预期的目标离不开合理的水处理工艺设备和的科学的养殖管理。高密的养殖下,一旦系统崩溃、疾病爆发或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总水量的平衡、生物滤池的维护、过滤设施的定期清理、合理的投喂策略、适宜的养殖密度以及水质的检测和疾病的预防都是分不开的。因此,循环水系统的科学有效运行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现。
3、企业和养殖人员对循环水系统认识不足
研究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对循环水养殖的原理、水处理设施设备的作用、运行参数等知之甚少,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管理。较高的进入门槛也进一步加大了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难度。
4、养殖品种的局限性
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循环水养殖模式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循环水养殖与普通低附加值鱼类无缘,而名贵海水鱼类可养殖品种有限,限制了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发展。近些年来,经过专家学者和众多的养殖企业的不断探索,国内循环水养殖品种的丰富度大大提高,如:斑石鲷、墨瑞鳕鱼、黄条鰤等。
循环水养殖系统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因此,不可能存在一种十全十美、适用于所有养殖品种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只要不出现明显的设计漏洞,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管理技术和养殖技术来解决。
未来行业发展展望
目前,国内循环水养殖行业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在未来的几年中,其发展方向和期望如下: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得到加强,设施设备实现产业化生产,并部分达到国外领先和先进水平;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精准管理技术标准、生产体系基本建立;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产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突破500万㎡;循环水育苗系统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推广应用不再依靠政府和科技人员的推动,而成为养殖企业自发的需求。
循环水养殖模式必将成为水产养殖行业新常态。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