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有六大关键因素需要养殖户特别关注。若能有效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养殖效益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首先,关于虾的胃肠道功能。在饲养过程中,养殖户常会遇到因饲料脂肪氧化、黄曲霉毒素污染、过量投喂或药物刺激导致的胃肠道黏膜细胞损伤问题。这些问题进而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等症状,表现为白便、稀黏便、粪便不成型及恶臭等,对虾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肝胆和肝胰腺功能也易受影响。胃肠道功能紊乱、过量投喂、有害藻类中毒、药物中毒以及水质中有害物质中毒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肝脏和肝胰腺生化指标异常,进而造成肝胆代谢功能紊乱。这会导致虾出现厌食、体型发黑消瘦、肝胆或肝胰腺肿大及色泽暗红等症状,同时虾的免疫力也会下降,更容易生病。
第三,心脏和血液循环也是关键因素。气候环境的变化,如长时间的阴雨、台风暴雨、气温气压波动以及水温水压等应激因素,都可能导致虾出现游边、跳水、抽筋等异常游动行为,甚至影响神经肌肉系统的正常功能。
第四,免疫功能下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由于苗种、饲料、药物、气候和水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密度养殖下的对虾在连续阴雨、气压低、温差大或藻类死亡等情况下更容易生病,同时也难以承受气候变化、运输、筛分、换池等操作的压力,可能出现无明显症状的死亡现象。
第五,营养吸收功能同样重要。营养过剩或缺乏天然活性物质都会导致对虾营养不良。例如,在炎热气候下缺钾可能导致虾苗黑瘦、生长缓慢、肌肉松弛;而缺钙、镁则可能导致对虾出现软壳、脱壳不遂等症状。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效果。pH值不稳定、藻类失衡、藻类死亡、藻毒素中毒以及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高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底质缺氧、水体缺乏微量营养物质、水体循环代谢功能紊乱和自净能力下降。这些条件为致病菌的增殖提供了有利环境,进而导致对虾群体出现不安、减料、活力减弱等症状,一旦环境发生突变,容易引发感染性死亡疾病。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